中國銷售額排名前100的藥品中,26個來自跨國藥企,25個是過了專利期的原研藥,其中24個過10億元單品,這24個產品的總銷售額約為411.55億元,沒有懸念排在首位的是賽諾菲的波立維。
10月19日,東方證券醫藥研究團隊發表《進口替代大有可為,本土企業誰執牛耳——醫保目錄調整系列之三:重磅外資藥的國內仿制品種》,對國內仿制品種進入醫保目錄進行了可能性分析,E藥經理人從另外的角度,對其使用的跨國藥企在華重磅產品的銷售數據進了整理和分析。
這些數據中透露出來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中國銷售額排名前100的藥品中,26個來自跨國藥企,25個是過了專利期的原研藥,其中24個為過10億元單品,這24個產品的總銷售額約為411.55億元。沒有懸念,排在首位的是賽諾菲的波立維。
跨國藥企在華過10億元單品
注:“樣本醫藥銷售額”數據均取自IMS國內樣本醫院銷售數據庫(2015);占該品種(通用名)市場份額取自PDB數據。
從數據統計中發現,羅氏在華過10億元的單品最多,有5個,總體銷售額為58.85億元。這5個產品分別是希羅達、美羅華、驍悉、赫賽汀和派羅欣。
阿斯利康、輝瑞、拜耳,分別有3個產品在華銷售超過10億元,總體銷售額分別是59.08億元、71.48億元和50.59億元。
而賽諾菲和諾和諾德則分別有兩個產品在華的銷售超過10億元。
雖然跨國藥企在華的這些過10億元的單品,絕大部分已經過了專利期,但在國內相應的通用名藥物市場上,仍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。
若是按照消費金額計算,24個過10億元單品,占該品種整體市場份額,超過50%的有21個,超過70%的有19個,超過80%的有14個。
其中獨家產品有5個,分別是諾和銳、諾和靈、美羅華、赫賽汀和派羅欣。
這些原研藥大部分已經在國內有仿制藥存在,根據東方證券醫藥團隊的分析,仿制藥日用藥金額通常比原研藥便宜1/3~1/2左右。
以上海2016年最新中標價格為例,信立泰和樂普75mg的氯吡格雷片,日用藥金額分別比原研品種賽諾菲的波立維低42.3%和58.9%。
以廣東2016年最新中標價為例,北京嘉林藥業20mg的阿托伐他汀鈣的日用藥金額要比輝瑞的立普妥低35.4%。
信息來源:E藥經理人